文章正文
21世纪机床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3-10-02 10:08:15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1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市场空前繁荣,较高档次的数控机床需求量不断上升,成套成线的大型项目需求量也不断提高。

2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制造企业增加迅猛,但企业间的规模、水平、质量差距明显。虽然配套日益完善,但高水平的配套件仍以国外为主。

3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进出口总量仍不断增加,但总体上没有质的变化,高端失守,低端混战的局面虽有较大的改观,但高档精加工靠进口、中低档粗加工考过捏的市场心态没有明显的变化

中国机床工业的三个阶段
第一阶段,新中国初期,百废待兴,人才缺乏,科技落后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,机床厂根据他们的图纸逐步生产一些手动普通机床,以供应生产急需。此后,在1950年——1957年短短的八年时间里,通过引进先进技术、并合理规划发展,我国陆续建设发展起了机床“十八罗汉”厂、七大综合机床研究所,并成为当时机床工具产业的生产骨干,为中国整个机床工业的布局、生产、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,这可以称得上60年来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
第二阶段,在经历了3年大跃进以及文革时期的惨痛教训后,中国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。机床工业也随之逐步走上科学生产、大力发展的道路。在1958年——1979年的21年间,由于我国微电子、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薄弱,机、电、液、气各种元件技术不过关,数控机床的开发一哄而下,经历了三起三落,最终因性能不可靠,无法用于生产。

第三阶段,直至1980年改革开放,开始引进日、德、美数控系统、以及各类数控机床、加工中心,进行合作生产。通过边仿、边学、边造、边用,逐步掌握了数控机床的一些技术、特点与发展规律,发展比较迅速。2006年,国家又提出大力加强自主创新,中国的数控机床生产研发开始渐入佳境。
机床是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,机床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、国防尖端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,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各方密切关注。我国机床工业在国家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,经历经济恢复时期及十个五年计划阶段,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艰苦努力,建立起较大的规模、较完整的体系,奠定了有利的技术基础,具备相当的竞争实力。整体上说,我国机床工业已跨入世界行列的第一方阵,现就总量供给能力、产品品种阵营及性能水平、研发实力及技术开拓、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状况等主要方面,试做某些分析:
近年来,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必要强化,国家装备制造业对机床这种基础性、战略性生产制造手段,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。特别是2002年,我国机床市场消费额上升到59亿美元,跃居世界第一位。面对这一巨大需求,我国机床工业奋力迎战,2002年市场自我满足率达到48%(世界机床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同年相应的本国、本地区市场自我满足率分别是:日本86%、意大利67%、德国59%、中国48%、西班牙44%、瑞士42%、韩国35%、法国33%、中国台湾省32%、美国30%、加拿大19%、英国11%),一定程度体现出我国机床工业在总量供给方面的能力不凡。   
回顾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供应的历史情况,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,50年来经过更新后的机床拥有量约378万台,其中金切机床294万台,锻压机床84万台,拥有量中我国自供装备占绝大部分;包括重型超重型金属切削机床与锻压设备、高精度精密机床与数控机床、上千条自动半自动生产线。以装备重大工程项目为例,当年在遭受禁运与封锁的环境下,为了装备一个年产10万辆载重汽车(包括军用)的工程项目,机床工业全力以赴,提供了按台数计占96%(按投资金额计占80%)的各种装备包括专机及30条自动生产线共7664台(套、线),受到邓小平同志的赞许,称为“聚宝盆”。  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,必需从各个方面确保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,机床工业作为基础工业过去已为之努力,今后更应继续作出贡献。

 

 

本文出自:南京第二机床厂配件经销中心  www.njnmt2.com
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  南京金百轮机床有限公司   苏ICP备13035908号-1   邮  箱:jjiaqi@126.com
地 址:南京市秦淮区双乐园施府桥46号/电 话:025-86624669/手机:13073424698 /QQ:1153581639

访问统计